
雪域青年在嘉興駛向美好未來
雪域青年在嘉興駛向美好未來(嘉興日報2025年9月1日第8版錄用).pdf
記者 盛佳淳 通訊員 徐雯君 李盈穎
東西協作,山海情深。
三年前,30 位來自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的青年學子,從雪域高原來到江南水鄉,在嘉興市交通學校大型客車駕駛人職業教育訂單班開啟了求學 之旅。
2025 年7月,在三年后的畢業典禮上,嶄新的白色公交駕駛員工 裝取代了昔日藏袍,若爾蓋的青年 學子撫過胸前工號牌,金屬涼意里,藏著三年求學歷程的滾燙記憶。這場跨越 2000 多公里的蛻變,在此刻有了沉甸甸的分量。
2022年7月,簽約桌上的格桑花靜靜綻放。嘉興市交通運輸局 攜手若爾蓋縣及嘉通集團,共同締 結了“嘉興—若爾蓋技能人才定向培養就業合作”的協議:若爾蓋縣負責提供優質生源,嘉興市交通學校進行定向培養,嘉興嘉通集團下屬公交企業為學生提供直接就業崗位。南湖微風掠過,為“人才共 育”紐帶系上溫柔的結。
近千個日夜,藏著若爾蓋學子在嘉興的許多個“第一次”:凌晨練車場用藏語數方向盤圈數,用紅筆在“發動機”旁注藏文音譯,考核時汗水浸濕準考證……如今的證件袋里,A1 駕駛證、汽車維修工(高級工)等級證、道路旅客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證,每本塑封里都夾著一片風干的格桑花瓣。
實習駕駛艙里,求青措踮腳擦拭著駕駛臺,銀飾輕響;師傅李迎迎擦扶手,指腹摩挲乘客握出的淺痕。“方向在手中,安全在心上。”藏漢混語像奶茶里的酥油,溫熱扎實。起步時儀表盤的震動,進站時與黃線的對齊,都是寫給“責任”的注腳。
畢業典禮后,達瓦卓瑪和父親視頻通話,她輕輕摩挲著嶄新的工裝袖口,聲音有些哽咽:“阿爸,你看,我穿的是嘉興公交駕駛員的工裝。”屏幕上,父親留下黝黑笑臉和樸實祝福:“平平安安開好每一趟車,就像把牦牛群平安帶回牧場一樣重要。”
嘉興正把溫柔揉進他們的日常:子城城墻下,才讓卓瑪拍著磚縫的野草,說像家鄉格桑一樣“倔”;月河燈籠影里,東周才讓踏著青石板路,他已經把這里當成了第二故鄉。